查看: 316|回复: 0

上世纪80年代台湾人均月薪过万购买力强劲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7801

积分

从五品朝请大夫

发表于 2008-7-9 00:29:35 |显示全部楼层
7月,为了落实“两会”复谈达成的协议,台湾正式开放新台币与人民币的兑换。随着大陆游客赴台人数的增多,大陆民众接触和使用新台币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那么新台币本身到底有什么故事,如何鉴别它们的真伪,下面就向您一一道来。
“梅、兰”在台湾暗喻为钱
“梅兰梅兰我爱你……”,“你像兰花着人迷,你像梅花年年绿,看到了梅兰就想到你……”,千万别误以为这是情书里的句子,上世纪80年代,这首叫《梅兰梅兰我爱你》的歌曲在台湾大街小巷流行。这首曲子当中的“梅、兰”两字,在岛内暗喻为钱,所以这首曲子也被笑称有“钞票、钞票我爱你”的意思。
大陆朋友肯定一头雾水,“梅、兰”不就是梅花、兰花嘛,这两种植物和钱有何关联呢?原来,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台当局发行的新台币中,最常用的1元硬币,正面镌刻了一朵梅花,背面则是一束盛开的蝴蝶兰。古人把梅、兰、竹、菊隐喻为四君子,而梅花又是台当局明定的“国花”,蝴蝶兰则是早年台湾农业专家热衷培育的植物。台湾银行将这两种植物放在1元硬币正背面,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上世纪80年代,台湾工薪阶层一个月的薪水大约为1万到1.5万元新台币。表面上看这比现在台湾的平均薪资差了一截,但是在那年头,台湾物资丰盛,1元新台币可以买一块大面包,5毛钱可以买一个比男人的拳头还大一倍的馒头,路边摊一海碗阳春面,也只要2块新台币。但如今,台北市普通的小面包,一个售价都在新台币30元以上;路边摊一小碗牛肉面,则要价100元。
7月4日起,大陆朋友终于可以赴台湾旅游,大家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新台币的兑换问题。因此,新台币的渊源和新台币的辨识,就成了陆客必须先了解的基本常识。
旧台币只撑了四年
大陆朋友一定会推想,既然名叫“新台币”,自然有相对的“旧台币”。没错,台币是有新旧之分,但是目前台湾市面上只流通新台币,旧台币早在1949年回收停用。假如您到台湾,能见到“旧台币”,那些旧钞都已成了古董文物,反而更值钱哩。基本上,市面已完全看不见“旧台币”流通,大家不用担心会发生鱼目混珠的事情。
台湾光复之前,使用的是日本殖民当局发行的货币,叫作“台湾银行券”。日伪政权发行的这种货币,在台湾通行了47年(从1900年使用到1946年初)。“台湾银行券”仅限于台湾地区使用,日本国内则不准使用。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澎湖重回祖国怀抱。考虑到岛内几百万民众生活的稳定,国民党当局正式接管台湾后并未立即废止“台湾银行券”。1946年5月22日,台当局正式在台湾发行台币,与“台湾银行券”的兑换比率是一比一,它成为衔接台湾与祖国大陆金融体制的一座桥梁。但这套旧台币,只沿用了4年零2个月。
1948年8月,国民党当局在大陆地区发行使用金圆券。随着内战日益激烈,国民党节节败退,由于军费过于巨大及其它因素,金圆券日渐处于崩盘边缘。据现有的若干文献指出,当时台湾受到大陆波及,台币被拖垮,例如台湾明明是产米省份,但台湾本地米价,竟然比上海的米价还高。
为了维护台湾稳定,章君谷氏写的《俞鸿钧传》中记载:“俞鸿钧前后两次从上海抢运来台的黄金,使台湾金融迅即趋于稳定。民国38年(1949年)6月15日,‘中央’复以这一笔库存黄金的其中一部,移充发行准备,宣布台湾币制改革,发行新台币,以旧台币4万元折合新台币1元,新台币5元折合美金1元,发行总额定为2亿元,一开始便奠定了新台币的坚实基础,以迄于今。”曾任“中央银行总裁”的俞鸿钧,在国共内战白热化阶段,奉蒋介石之命负责抢运黄金到台湾。
国民党当局拨交给台湾银行的“国库黄金”,总数额为115.1万“纯金市两”。凭良心讲,这为数百余万两黄金,绝大多数系取之于大陆同胞的纳税钱,或者在实施“金圆券”政策时期,当局以半强迫手段从大陆民间强行征收而来。这些金银,完全是当年大陆人民脂民膏。而国民党在败退台湾后,蒋介石为求政权延续,进而立足台湾,徐图再起,这批抢运自大陆的巨额黄金,即成为蒋介石建设台湾的资本。
有来自大陆的黄金当靠山,新台币的改制遂于1950年7月1日起实施。台当局当时宣称,将仍保留银本位制度,并定新台币与银元之比值为3比1。1960年6月3日,台湾《大华晚报》的一篇社论,颂扬刚去世的俞鸿钧:“他将库存数百万两黄金运来台湾,靠了这数百万两黄金,新台币改制,才能成功!这十多年的经济稳定,才有了基础。”
民进党曾对新台币动手脚
国民党败退台湾初期发行的几套新台币,无论线条和色彩,都十分质朴单调。就以印行于1949年6月的第一套新台币来说,面额分成1元、5元、10元3种,而3种面额的钞票,全是直式钞票(即图案文字皆为竖着的)。钞票正面印的全是孙中山先生头像,背面则是台北市台湾银行的侧影。
直式新台币一共发行了4套,第4套发行时间是1954年9月。到了1961年5月,台湾银行发行了第一套横式新台币,面额分别是1元、5元、10元、50元和100元五种。图像仍采用惯常使用的孙中山先生半身头像,正面及背面的其它衬图,则以台北“总统府”,及台湾中部的西螺大桥为主。
到了1978年,台湾银行发行第3套横式新台币,实行小面额用孙中山头像,大面额采用蒋介石头像图形。印有孙中山头像的小面额钞票,面额分别是10元、50元、100元;印有蒋介石头像的面额,分别是500元券及1000元券两种。1978年,蒋介石已去世3年,同年蒋经国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发行于1982年的第4套横式新台币钞票,只有 3种面额,100元为孙中山头像,500元和1000元钞,均以蒋介石头像为构图。至于1元、10元、50元则为硬币,正面均镌有蒋介石头像。
2002年7月1日发行第5套横式新台币,当时国民党已经失去政权,执政的民进党主导之下,仅保留100元钞票仍印有孙中山半身遗像,及200元钞票印有蒋介石半身遗像,其它500元、1000元、2000元大钞,都不用政治领袖图像。500元钞券的正面,是一群棒球运动员,背面是一群台湾梅花鹿。1000元钞券,正面是5位正在注视地球仪、显微镜的学童,背面则是两只台湾帝雉。2000元钞券,目前市面较少使用,正面是台湾一枚卫星发射的图样,背面印有两条樱花钩吻鲑和台湾中央山脉图像。
在防伪功能方面,目前台湾市面上通行的第五套横式新台币钞票,所有面额共有的防伪特征,主要有10个:1、上下左右衔接图纹;2、盲人点;3、固定花卉水印及白水印;4、变色油墨;5、正背面套印;6、折光变色窗式安全线;7 、凹版印纹;8、连续调隐藏字;9、微小字;10、隐性荧光纤维丝。500元及1000元钞券拥有光影变化箔膜,荧光图案等防伪特征。2000元券拥有金属油墨防伪特征。
回顾新台币发行一页沧桑史,如今又适值台湾开放民众兑换人民币,当新台币在宝岛遇见人民币,不仅是难能可贵的历史机遇,更是两岸金融接轨的起步。抚今追昔,真教人既兴奋不止,也感怀不已。传唱多年的《梅兰梅兰我爱你》,如今已成绝唱,新台币能不能重回经济荣景黄金年代?在全球化经济时代,台湾若想再造经济奇迹,恐怕真要借助人民币的威力,才有可能一圆旧梦。来源:《世界新闻报》 (本文来源:国际在线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古泉文库论坛 ( 陕ICP备2023010790号-1 )

GMT+8, 2024-6-26 08:59 , Processed in 0.05221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moke8love.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