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83|回复: 8

早期压胜钱探秘(续)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65

积分

贵宾

发表于 2010-4-22 08:13:14 |显示全部楼层

(图6-7)【王泉避兵·宜官秩·宜子孙】。西汉铸。青铜质。面穿四出叶脉纹,将钱分为四区,穿上读为:王泉避兵,对读。穿右“宜官”二字,与穿下右边的“秩”字联为一句,读为:宜官秩。穿左“宜子”二字,与穿下左边的“孙”字联为一句,读为:宜子孙。钱背穿上是两只“华胜”,以簪相连。汉代妇女发髻上的装饰。汉画象石上西王母的形象常带“华胜”,故此物成为西王母的标志之一。装饰在钱上隐喻西王母的化身。穿下有双鱼和带钩,穿两侧还饰有金刚杵,穿四角饰乳丁,图案纤细繁复,并首次出现月孕星图案,极为少见。


王泉是王权与财富。《说文解字》:王者,“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解释: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而参通之者,王也。泉即钱,象征财富。王、泉是对于权力与财富的追求。避兵则是避开战乱。汉代除去文景之治等少数时期有短暂的和平,多年战争频仍,人民流离失所,故汉代的压胜钱(符)中常有“辟(避)兵莫当、除凶去央(殃)”的文字。没有安定也就不能积累财富,所以财富与安定是紧密相连的,也是人民所期望的。

宜官秩,官秩指官吏的职位或依品级而定的俸禄。《荀子·王霸》:“百官则将齐其制度,重其官秩,若是,则百吏莫不畏法而遵绳矣。”宜官秩就是希望做官并不断升迁,才能享不尽荣华富贵。司马迁曾说过这样的话:“人富而仁义附焉。”(《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赵壹也说:富贵者称贤。(《后汉书》卷一一O下《文苑·赵壹传》)。说明那个时代拜金主义盛行,人们完全是在理直气壮地追求物质享受和财富。“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汉书》卷五《景帝纪》)所以,汉代的钱范上、印钮以及压胜钱上,常有“日入千金”、“日入千万”、“大利千万”等吉祥语句。这是那个时代非常显著的特征。


(图8-图9)【祖巳必祭·长宜子孙】钱。西汉铸。青铜质。镏金。面文 “祖巳必祭,长宜子孙”六字,小篆体,无内郭,光背。

祖巳是人名,商代薛国人。史称其为商王之师,事商王武丁。武丁是商代有名望的君王,在位五十九年,死后被祀为“高宗”。

武丁曾经南征,将商朝势力扩张到长江以南地区,达到了商朝的极盛时期。但商王向来尚鬼。《竹书纪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武丁二十九年,肜祭太庙,有雉来”。就是这件事,令武丁由尚鬼神向重民事发生了转变。这一天,武丁祭祖,一只野鸡突然飞到盛祭品的鼎上鸣叫,武丁认为是损国折寿的不详之兆。祖巳借这件事,训导武丁:不要迷畏鬼神,惧怕妖孽。人只要行义事,正事,妖孽岂能奈我何,王的职责,主要是关心民众的疾苦,多为民办好事,求福于神不是君王的职责,求神不如修德。(“当因句隹雉(野鸡飞鼎鸣叫)以自省,王之职,主于敬民,徼(求)福于神,非王之事也,徼福于神,不若德也”。见《尚书·高宗肜日》)

祖巳训王是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在尚鬼神的殷商时代,他能够对武丁直言相谏,说明祖巳在朝中有极高的地位和威望。有祖巳在武丁身边,武丁终于成为商代极盛时期的一代明君,身后谥名“高宗”,祖巳训王之功,不亚武丁生前之赫赫战功。三千多年前,祖巳就已经有了朴素的无神论思想,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件事一直流传了下来,直到一千多年后的汉代,人们仍没有忘记祖巳的训王之功,甚至把此事铸到了铜钱上,让子孙后代永远祭祀这位关心民间疾苦的好官,同时也希望子孙后代学习他。但祖巳训王的故事,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这些精美的压胜钱,多出土于贵族、豪门等上层社会的墓葬中。作为瘗钱,它们属于奢侈品,普通老百姓是享用不起的。即使是豪门,拥有数量众多的铜钱陪葬,所见压胜钱也是凤毛麟角,传至今天,更是弥足珍贵了。


2010
3月于北京《海棠居》

(藏品提供:宋捷  陈林林)

此文已由《中国收藏》编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主题

听众

5996

积分

从五品朝请大夫

发表于 2010-4-22 08:20:26 |显示全部楼层
刘老师的沙发必须抢,坐下来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65

积分

贵宾

发表于 2010-4-22 08:53:54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160

积分

正式社员

发表于 2010-5-3 23:50:16 |显示全部楼层
好钱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837

积分

正七品朝请郎

发表于 2010-5-4 07:25:16 |显示全部楼层
好钱好文
jimmy 发表于 2010-5-3 23: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3725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10-5-6 15:49:32 |显示全部楼层
【祖巳必祭·长宜子孙】个人认为“巳”应通“祀”字。是钱或为汉太祖高皇帝刘邦长陵之物。

《左传·文公二年》有云:“祀,国之大事也。”竹书纪年所记:“黄帝崩,其臣左彻取衣冠几仗而庙祀之。”从此以后,历代的帝王,都根据此种意义,而发生祖宗的祭祀。

祖与宗原是一种祭祀的名称,所谓“祖有功,宗有德”,郑玄注:“有虞氏以上尚德,禘郊祖宗,配用有德者而已,自夏以下,稍用其姓氏之先后次第。”这说明最初的祀祖,并不以血统为标准,乃是以功德为标准,如有虞氏所祖宗的不是有虞氏血统上的亲属。到了夏后氏以后,方开始以祖宗血统为传承的昭穆制度。如郊鲧而宗禹,周代也祖文王而宗武王,从此对于祖宗的祭祀,看得非常重要,甚至与祭天并列,所谓“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祭祀之原始意义,乃是敬天、明德、教孝、报本、返始。祭神之外又须祭先,如云:“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祀先之礼,必须要“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故备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明乎郊社礼禘尝之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65

积分

贵宾

发表于 2010-5-8 15:12:04 |显示全部楼层
“巳”与“祀”不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8104

积分

正五品中散大夫

发表于 2010-5-24 21:47:27 |显示全部楼层
坐下来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491

积分

从六品通直郎

发表于 2010-6-24 15:03:29 |显示全部楼层
開卷有益,长见识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古泉文库论坛 ( 陕ICP备2023010790号-1 )

GMT+8, 2024-6-21 13:50 , Processed in 0.05508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moke8love.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