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3|回复: 1

打开心量,收受一切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3万

积分

正二品特进

发表于 2010-3-9 22:30:34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一种觉受都是应舍而不执的,直至舍无可舍……

回应:我没有什么可舍的,我收下一切:当疼痛来了,我收下;当疾病来了,我收下;当年老来了我,我收下;当死亡来了,我收下……我收下生命中所出现的一切。我的门时刻敞开着,我允许所有出现在门口的进来。我的世界足够大,我一个也不排除在外。心有无限的内存,即使把整个宇宙以图片或数据的形式储存进去,它也永远还有更多的空间。我为什么排除这,又排除那呢?我敞开我的心欢迎一切。

有佛教导你“放下”……你不必放下,你有没有容量都带着?——把所有出现在你生命当中的一切都带着?疾病、年老、悲伤、苦、一切,你能不能都放入你的心而不感觉有不适呢?你可以不必向窗外扔你屋子里的东西,关键你有没有能力让自己的房子更大些?——扩大你的心量,这是解决问题的重点!

“扩大心量”?……事实上心量不必扩大,你只须要发现它有无穷大即可。当你把天大的一件事放入心中都显小时,你就不必畏惧、抱怨或逃避那事大了。在你的生命当中,你之所以有什么东西要去排除,有什么东西要去拒绝,有什么东西不敢染指,那是因为你没发现自己的心量有无穷大——你认为自己的心小装不下呢。事实上心的容量是无穷大的,大到宇宙放入其中,也一点不占它的内存。

去发现我们有无穷的心量。这是解决我们人生不会有那么苦——因反对或排除什么而导致的苦的主要方式之一。我们不必采用向窗外丢东西的方式来腾出我们内在的空间,去发现我们的“心”这座房子有无穷的空间。这是避免我们采用“丢”的方式来去苦这种办法的最好的办法。有人教导你“扔”掉你的东西,我希望你去发现自己的内在空间有无穷无尽大。

发现心含纳的是一些概念,而你扔去的东西的实质也只是一些概念时,你的“扔”及一切排除的行为就会停下来,你将什么也不再做,因为说来道去只是心念运作罢了。当你认识到这,你将不再担心什么,因为你发现什么也填满不了心损伤不了心——因为一些虚像怎么可能填满或损伤得了心呢?认识到这时的你你将大放心,所有的努力行为都会停下来:不存在刻意的拒绝,也不存在有意的收拢,你只是被任何一切穿过你、流经你、路过你,那本质都只是一些各种形体形状的云彩经过天空,再不会有什么超过这或不是这。这种认识多么让人极致的高兴啊,因为这将意味着接下来你的人生将大无忧、大无惧、大自然了。

打开你的头脑,认识你有无限的容量,生命里所有的一切——即使你一个也不排除,盛装一生,也没有什么能将你占满。好的坏的都收下,你还是原样儿。你不必这也不要,那也排除,你不必这也拒绝,那也远离……你什么都可以要,收下、收下、收下……你永远也填不满你的心。你怕什么呢?生命无法被真正伤害,被真正着染。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是生命的本性。

打开你生命的前门,要一切;也打开你生命的后门,让一切自然的流走。进来——出去,进来——出去,让生命成为一个循环——你成为一个过道,一个被经过。打开生命的前门,也始终开着你生命的后门,让进来的出去、出去的进来,保持你一直的“空”。我不说“舍”,也不执着,我以“空”的身份朝四面八方完全敞开我自己。我的生命没有门,因为我根本就没有墙存在。也那样存在你自己。



    打开门、打开心量,如何打开那些门和心量?肢解掉你心中的那些建筑结构——那些信念,从当下的一个念头开始!肢解,肢解,直到空无一物。

主题

听众

3万

积分

正二品特进

发表于 2010-3-9 22:31:26 |显示全部楼层
问:老师,我感到生活很无聊。是否是我太自我,对周遭关爱太少所致。奥修说面对无聊就是静心,唯有当头脑开始越来越接近成道,无聊才会产生。或许是成道的欲望让我对无聊耿耿于怀。您是怎么看待无聊的? 奥修说静心必须被抛弃,超越。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到了抛弃静心的点上。可当我面对无聊的现实生活时,想通过静心来解脱,超越。



回应:无聊——是你看到自我的一种契机,每当一个人感到无聊时,那意味着,他的自我将要显露。无聊是显露的自我想要抓住什么或拿来什么来掩饰它自己却没能成功的不安的表演或表现。当自我暴露,它要抓住树叶、树皮或什么华丽的“衣服”来遮盖它时,它自己却再也不相信那些真实有用,无法掩藏的自我那些无处可藏又不安的情愫……就是无聊。



无聊里的举动,是赤裸裸的自我的活动。当你无聊时,观看你的自我的活动,记录下你的自我在无聊的时刻所演化出来的那些念头,抓住重要的把它放在纸上,然后一个一个的“考察”它们。对念头的考察,本身就是终止念头继续的有效方式之一。当你无聊,记录无聊时头脑所产生的那些念头,对其做“功课”,是对待无聊最有效的方式。



无聊时如果你不对无聊的情绪背景下所产生的那些念头做功课,而是去KTV唱歌、找朋友聊天、打球或进行其它一些的娱乐活动——这能暂时“转移”你对无聊的感受和避免产生促使无聊发生的念头,但却没有“解决”它。你借用唱歌、聊天、抽烟、饮酒或性等,可以暂时性的“避开”你的无聊,但用不了多久——同样的“无聊”会再次光顾你的心。



无聊,其实是觉醒的开始。无聊,是自我欲从它的梦中醒来的一次机会。如果你善加利用无聊,无聊可以帮助你从“自我”跳向真相或空无。但在无聊发生时你没有觉知,你跟随那些想摆开无聊感受的念头走了:你去唱歌、你去找朋友聊天、你去打电子游戏、你去找女朋友做爱……那么它有效,这一次你不无聊了,但当你谈话结束,当你唱歌完回家,甚至在你性高潮还没有过去时——无聊再次来访你了。无聊是神和你之间隔着的一条无水的河,你必须穿过它、借用它,你不能逃避,因为不面对它,会使以后的时刻它再次发生——“轮回”再次轮转回来。



自我是会导致无聊,而且你越自我越可能无聊。强大的自我必然会使它自己从整体存在的土壤中“抽”回它的根须——自我必导致分离,而且自我膨胀越甚其从整体存在中分离越速,而分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自我的死亡。任何从整体存在中抽离出来它自己的事物都必然死亡,自我更不例外。所以当一个人感觉无聊了,那意味着,他必然“自我”了;一个人自我了,迟早,他会遇到到“无聊”。这是自我和无聊的关系。无聊的出现,它意味着要杀死你的自我,而你的自我不肯死亡,于是它逃跑了——它去唱卡拉OK了,它去打电子游戏了,它去找人聊天了,它去性爱了……这是自我逃避它死亡的方式,也是自我创造的填补无聊的活动。注意自我对无聊的“反应”。



奥修说,对待无聊的方式是静心。静心对待无聊是有效的,但问题是,当你无聊时你如何静心?静心意味着什么?在我看来,静心就是觉知。当你无聊时觉知是有效的。但觉知对待无聊效果是缓慢的,就像用太阳光杀死一只老鼠一样,这变得不可能。但是,太阳光可以使老鼠的活动减少,就像光天化日之下我们室内的老鼠们的活动会减少一样。对待无聊,仅仅觉知是不够的,让一只老鼠停止它活动最有效的方式是,用手电筒照它,然后抓住它——解剖它,让它不存在。这就是我倡导的对待无聊的方法:一念觉法——觉知无聊时的“一个”念头,就像用一只眼睛紧紧盯着一只老鼠一样,然后抓住那只老鼠——解剖它,这是我说的抓住那个让你感到不舒服的念头,然后质疑它。对待任何负面的情绪感受,用一念觉法——从念头和觉知两个方面下手,都必然有效而快速。这比纯粹的静心要有效得多。有时无聊中的念头能量太强大,你想静心却无法静心……而老鼠出现了,你去抓住老鼠——在抓住的过程中,你可能就静心了。当然我说的抓老鼠不同于奥修的动态静心,动态静心只是和老鼠跳舞,它并没有“解决”老鼠的问题。正确的使用一念觉法,将比较有效的解决内在的问题。



无聊和成道有什么关系吗?成道是无聊的超越。无聊是成道的反面,虽然无聊是成道的反面,但它们相差很远。无聊是自我看不见什么——自我看见“空”,而成道呢?成道是让“空”的意识也不存在。当你向成道走去时,你会经过“无聊”,但并不是你愈接近成道越无聊,或越无聊越接近成道,它们不是这层关系,无聊和成道“相距”,但不相关。



奥修说静心必须被抛弃,被超越。对我来说,没什么要抛弃的,也没有要超越的——如果有什么要超越的,我的“超越”是“下降”。下降,再下降,直到事物的最低层,然后所有的问题都将消失。在“最下”是安全的,在“最下”有最大的成长空间,能在“最下”的人已经什么也不必做了。我的超越就是往下来。成道是在尘埃里开花,而不是到喜玛拉雅山顶上静心舞蹈。为了抵达安宁,有的师父教导你向东走或往西走,但有时我什么也不需跟人说,扬起的沙尘会自然落到地上,即使你什么也不去做。相反,如果你去做,那沙尘落下静息的会更慢。从古代到现代,师父们都在讲“无为”,什么是无为?无为就是与现实保持一致。每当你与现实保持一致时,你无为了;当你与现实不一致时,你不可能无为。不用东跑也不用西跑,最多你上下跳跳即可。跟着现实的步伐向前走,这就是静心;凡事你都自然反应,这就是无为。



当无聊来到你的觉知,该怎么办?依照我的看法,如果要对它做点什么,那就……觉知——觉知无聊中诞生的念头,然后解构那些念头;要么索性就不管它,你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让无聊自来自去。生命里有一些问题,即使你不“处理”它,它也会消失——甚至这是一定的;有些问题正是因为你“处理”了它,它才被“留”了下来呢。“处理”问题是对问题之心的喂养,如果你对生命中的一些问题,不管不问——它会自开自落,完全像长在植物体上的花朵一样。有一个真相是:生命里的一切都是“一过性”的——痛苦、恐惧、强迫、焦虑、忧郁等都是“一过性”的,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过性的。注意这个实相,遇到问题不必担心害怕,一切都会“移”过你,最终没有什么会留在生命里,生命是纯粹的空。



放开来,让生命中的一切觉受流过你,不用阻止它,也不用减损它,那来到你觉知中的会回到它的来处,做个纯粹的觉者——这就够了!如果你不能做个纯粹的觉知,非得需要做点什么,那么,对那些带着能量、导致觉受的念头做功吧,你会很快打通你——如果生命中有什么堵住了生命的话,它是念头,或说信念。不管生命里的问题看起来有千重万重,在一念或觉上用功,够了。一念觉知,一念觉行,万事无忧。做名一念行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古泉文库论坛 ( 陕ICP备2023010790号-1 )

GMT+8, 2024-6-26 09:04 , Processed in 0.05207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moke8love.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