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00|回复: 12

洪武通宝、朱元璋、中都城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952

积分

正七品朝请郎

发表于 2008-2-11 19:48:52 |显示全部楼层
中都城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决定在自己的家乡凤阳建立中都。集中全国人力物力,经过六年时间的营建,大部重要工程已基本建成。在营建中都总工程即将结束的时候,由于劳役繁重,人员伤亡,造成工匠们的反抗,迫使朱元璋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以劳费的理由罢建中都。
这座极为华丽的中都城,在古代都城建筑中是无与伦比的。主要建筑有外、中、内三城,外城周长30.45公里,二道皇城周长7.74公里,三道是紫禁城,周长3.7公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主题

听众

952

积分

正七品朝请郎

发表于 2008-2-11 19:49:39 |显示全部楼层
洪武通宝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952

积分

正七品朝请郎

发表于 2008-2-11 19:50:38 |显示全部楼层

中都鼓楼

鼓楼

中都鼓楼建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是中都城的重要建筑物之一。无论是工艺还是规模,都是明朝以后在南京、北京建造的鼓楼所无法比拟的。
明天启《凤阳新书》记载了鼓楼的盛况:“筑台,下开三券,上有楼九间,曾檐三覆、栋宇百尺,巍乎翼然,琼绝尘埃,制度宏大,规模壮丽。”现鼓楼台基高17,南北长61.5东西宽34.3。登上鼓楼,全城景色尽收眼底,远眺则江淮重湖,浩渺烟弥。

注:鼓楼上的字为“万世根本”

[ 本帖最后由 洪武泉香 于 2008-2-11 19:52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08-2-11 19:53:33 |显示全部楼层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是个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952

积分

正七品朝请郎

发表于 2008-2-11 20:00:28 |显示全部楼层

龙兴寺

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386

积分

正八品给事郎

发表于 2008-2-11 22:17:17 |显示全部楼层
新年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6606

积分

从五品朝请大夫

发表于 2008-2-11 22:23:0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952

积分

正七品朝请郎

发表于 2008-2-12 08:01:11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常林 于 2008-2-11 22:17 发表
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952

积分

正七品朝请郎

发表于 2008-2-14 13:11:59 |显示全部楼层

明皇陵

明代第一陵明皇陵
   
    凤阳明皇陵,位于中都城西南7公里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父母的陵墓。经过630多年的朝代更迭、风雨沧桑,今天我们能看到的还 有一座长满松柏的陵主坟冢;两座通高6.87的皇陵无字碑及《大明皇陵之碑》御碑;和神道两侧体积庞大、雕刻精绝的36对之多的石像生雕像群。这些都是 明皇陵的生命和灵魂为现存帝陵之首。现存有石雕群像、翟讳贵遗迹。石雕群像有36对之多,高大如山的坟冢不是人工 墓穴,而是在陵主实葬的黄土堆。当年,年仅10余岁的朱元璋父母、长兄及长侄相继身亡,朱元璋无力大办丧事,幸邻人帮助才得以安葬。朱元璋称吴王后, 增土以倍其封。朱元璋即皇帝位后,又追尊父母为淳皇帝、淳皇后,并将其坟墓按山陵之制建成皇帝陵。
      
皇陵的总体格局形式,外有城垣,内有护所、 祭祀设施;陵前高大的皇陵碑和成双成对的石像生。现墓冢尚存,为一椭圆型土丘,柏树蔚然成林,东西长60,南北宽40,高若岗阜。皇陵神道全长257 ,两侧对称排列着32对石像生仪仗队,据说是隐含其父64岁之数。它们自北向南依次为麒麟2对,狮8对,华表2对,马倌、马和控马人共6对,虎、羊各4 对,文臣、武将、内伺各2对,这些石像生为明初所刻,皆用整块石料雕成,造型浑实,比例准确,刻工精致,栩栩如生。其形象与艺术风格很绝,可以说是上承宋 元,下启明清的大型石雕艺术精品。
      
神道两侧的碑亭中,建有大明皇陵之碑,高6.87,由碑座、碑身、碑额三部分组成。左侧碑亭的碑 文为朱元璋亲自撰写,全文共1105个字,是建造皇陵的宗旨,也是大明王朝的奠基石。朱元璋为了让子孙后代了解艰辛家世和开创江山的艰难,秉笔直书,祭文 含泪之笔真实生动地历述了家世卑微、父母恩重,和自己僧侣生涯及出生入死、鞍马征战的详细过程。告诫后人要感恩,要尽孝;慎终追远,务德固本,节俭 守成,这在今天仍然不失为一种民族文化的传统教育一改历代帝陵碑刻粉饰夸功、谀墓不实的恶习。皇皇大著,堪称一绝。右侧碑亭中的碑,则是无字碑,据说原为 建筑上的对称需要,曾拟作为纪念朱的父母,但他们都是普通农民,实在写不出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于是决定不写字——“留予后人评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335

积分

正七品朝请郎

发表于 2008-2-14 18:06:03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值得一读与深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古泉文库论坛 ( 陕ICP备2023010790号-1 )

GMT+8, 2024-8-1 08:48 , Processed in 0.05960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moke8love.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